“食在广州,菜出增城”。在增城区小楼镇,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味道鲜甜的迟菜心。如今,在增城当地逐渐形成迟菜心特色产业,迟菜心的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入选“粤字号”国家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增城迟菜心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集种植、加工、物流、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迟菜心产业集群,当地通过育苗研究突破季节性种植限制,研发深加工产品发挥迟菜心价值,拓展直播、电商渠道为农产品带货,推进农文旅创新融合发展,闯出一条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迟菜心也是“科技菜” 科研育种实现“一年收两茬”
“冬至到,菜心甜。”天气转凉,增城迟菜心近日长势喜人,迎来最佳尝鲜期。日前,记者驱车前往小楼镇增城迟菜心现代农业产业园,从高速路下来不久便抵达目的地。放眼望去,园区内的碧绿菜地与山丘、平房相互映衬,农户在菜地里忙碌地浇水、采摘。“已有少量迟菜心上市了。”产业园牵头实施企业广州绿聚来公司项目经理刘文超表示。
“11月至12月,增城北部日照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菜薹生长发育、碳水化合物形成,也就是‘上糖分’。在这个环境里生长的迟菜心菜薹粗壮、纤维少、皮脆无渣、味道鲜甜。”刘文超介绍。“直接就可以吃了,又甜又脆!”在田地里,一位农妇拿起刚采摘的菜心啃了一口,用一声清脆展示了菜心的鲜美。
菜地里,不仅有成片翠绿的成熟迟菜心,有刚种下的迟菜心苗,一旁的透明育苗大棚里还整齐摆放着一盆盆约10厘米高的菜苗。这里的菜苗生长1个月左右,可移至室外菜地栽种,大大提高种植效率。据了解,该公司拥有25亩大棚,满产能时可供应4万亩迟菜心。
农户在菜地里采摘新鲜的迟菜心。
以往,迟菜心一般在深冬才上市,比一般青菜迟一些,因此得名。经过多年育种攻坚,如今迟菜心上市时间提前。“我们能做到部分早熟品种10月上市,实现迟菜心‘一年两茬’。”刘文超介绍,以前农户留种时不注意隔离品种,不利于优质品种提纯。2011年,该公司建立迟菜心种植基地,开始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研发新品种。“新品种研发时间很长,一年只有一次试验机会。品种好不好,主要看抗逆性、产量、适应性等品种特性。”刘文超说。2020年,研发出早熟、中熟、晚熟和迟熟四个品种。其中,中熟品种的菜薹茎最粗壮,具有“香、甜、软、糯”的特点。得益于多品种种植,迟菜心上市期从3个月延长至5个半月,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品尝到迟菜心美味。
“农户反映,纯种菜心粗壮、商品率高、卖相好。”刘文超说。公司的技术团队坚持选种育种,为的是让迟菜心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化,农户才能因此受益。”得益于便利交通,增城迟菜心能快速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上海、北京等城市。通过租地、订单农业、吸纳就业等方式,该公司已带动周边农户4000多户投入生产,农户平均每户增收3300元/年,联农带农产值近亿元。
增城区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里集种植、加工、配送等企业 还研发了酱菜等产品
要打造迟菜心产业,只发展种植业还远远不够。2019年,在地方政府主导下,5家农业企业联合创建增城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企业负责生产种植、品牌营销、育苗,有企业负责净菜处理、新鲜配送,有企业进行迟菜心面、迟菜心酱等加工产品的生产推广,有企业进行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筛选和提纯品种,还有企业提供育、播、耕、收、农田养护等农机服务。
“产业园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主抓手。”谈起产业园建设的初衷,绿聚来公司总经理张文彬表示,要建设产业园,单靠一家企业是不足够的,各家企业要做好分工、紧密合作,把产业做大做强。其公司便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合作模式、“4+2”联农带农模式,即企业为农户提供种苗、种植标准和保底回收销售等,农户投入土地和劳动力,推动迟菜心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时通过丝苗米和迟菜心轮种,增加产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户收入。
增城迟菜心现代农业产业园
“其实有几家企业都种植迟菜心,但在产业园内,大家根据各自特色各有主责分工。”产业园企业正旭公司总经理孙练认为,农业要发展,种植要规模化,加工则要向深加工发展,“粗加工的菜干卖不起价钱。”成熟的迟菜心可长至1米高,但如果只吃里面二三十厘米长的菜薹,其他部位都浪费掉了。如何充分利用整棵菜心呢?孙练坚信,深加工是一条出路。去年,该公司与香港餐饮企业合作,利用独特配方将迟菜心的菜叶、菜茎等部位制作出“惹味”的迟菜心酱。“目前该产品尚未大范围销售,但反响不错,价格是市面上最高的。”孙练介绍,今年初公司还与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共建“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科企合作基地”,通过工艺创新、流程优化等技术革新方法提升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研发能力。目前,该公司还开发了迟菜心面等产品,下一步将继续研发更多迟菜心加工产品。
温室大棚中培育的迟菜心幼苗。
村支书自学当起菜心主播 村民经培训成为民宿管家
“这里是增城迟菜心现代农业产业园,我身后就是小楼镇有名的迟菜心……”小楼镇竹坑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柳青有了新身份——“村支书主播”,此时她正在菜地里为直播带货做准备。“经过商议,我们把短视频平台账号‘竹坑村书记柳青’打造为助农直播平台。迟菜心是小楼镇的拳头产品,我们也要出一份力。”今年31岁的张柳青表示,她自学直播知识、参加电商课程、坚持出镜带货。经营视频账号4个月以来,视频累计播放量达到70多万次,为家乡土特产带来“流量”。
“竹坑村较偏远,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增收途径。直播带货不仅能拓宽迟菜心销售渠道,还能给村集体带来收益。”张柳青说。
如今,不仅村干部当起带货主播,市民游客还能在产业园内搭网红小火车近距离欣赏田园美景,在周边农庄餐厅品尝迟菜心肉丸、迟菜心汁豆腐等由新鲜食材制成的“迟菜心宴”。张文彬介绍,产业园正打造研学基地、“共享乡村”民宿项目,建设增城迟菜心农业公园、共享乡村服务中心等,发展乡村旅游。
村干部主播在菜地里为迟菜心直播带货。
“乡村振兴,‘一产’是基础,‘二产’是重点,‘三产’是关键。”张文彬认为,目前增城迟菜心产业仍以鲜销为主,加工产值不大。但橄榄菜生产厂家能做到几亿元收入,迟菜心酱也可以做到。加工量上去后,还能反哺鲜销生产。此外,在周边发展研学基地、民宿等文旅项目,可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增加村民收入。同时村民经过培训还能成为民宿管家,带动就业。自2004年起,增城持续打造“增城菜心节”“菜心之夜”等推介活动,打响增城迟菜心招牌。如今,在政府指导下,张文彬和合作伙伴们正谋划更远的未来——突破种植技术难题,打造深加工产品品牌,推动文旅项目发展,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希望增城迟菜心产值能达到100亿元,这是我们的‘百亿梦’,也是我的菜心梦。”对于未来,张文彬充满信心。
2023年11月24日《广州日报》8版
统筹/何超、麦蔼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通讯员:刘文超
视频拍摄/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丁钰洵、廖雪明 实习生:黄家欣
手绘/何沅恒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