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 ->内容

全球新能源汽车域控制器壳体及零部件竞争格局分析(2020-2024)

发布时间:2025-04-02 16:41来源:网络 阅读量:5575   会员投稿

一、技术演进驱动行业格局重塑

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演进,域控制器壳体及零部件从单一功能结构件向集成化、轻量化、高可靠性方向跨越发展。壳体作为保护控制器的核心载体,需满足电磁屏蔽、热管理、机械防护等多重功能需求,其设计和工艺复杂度显著提升。

材料与工艺创新成为竞争分水岭:

首先是一体化压铸技术大幅减少零件数量和连接点,提升结构强度并降低重量,逐步替代传统冲压焊接工艺;

其次,复合材料应用(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在高端车型渗透率提升,企业需平衡轻量化与成本矛盾;

此外,散热结构优化成为电动化核心需求,液冷通道设计与高导热材料的融合方案成为技术壁垒。

表1:域控制器壳体技术演进路径

image.png

二、竞争格局动态与份额演变趋势

2020-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份额结构经历“双降三升”结构性调整”:

欧美传统巨头份额收缩:本特勒、海斯坦普合计份额从46%降至35%,主因是转型速度滞后及中国新能源汽车本土化供应链崛起。

中国厂商持续突破:广东鸿图、华阳精机、爱柯迪合计份额从26%升至38%,凭借成本控制能力、快速响应主机厂定制需求及区域性产业集群优势实现份额跃升。

表2:2020-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域控制器壳体及零部件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变化

image.png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市场调研数据整理

三、产业竞争趋势

1、主机厂与供应商关系的战略重构产业竞争的核心矛盾正从传统供应链协作转向“技术主导权”的博弈。主机厂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SDV)模式转型,通过自研域控制器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及硬件架构,逐步削弱传统Tier 1供应商的系统集成话语权。这一趋势促使供应商角色分化: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头部企业向平台化解决方案商演进,而中小供应商则被迫退居代工或模块化部件供应角色。双方在开放合作与封闭自研之间的动态平衡,将持续重塑产业价值分配格局;

2、技术融合驱动跨域整合加速域控制器功能边界加速消融,舱驾一体、驾控融合等跨域集成方案成为竞争焦点。这一进程要求企业突破传统单域技术路径,构建兼容多场景的软硬件协同架构。例如,中央计算平台通过整合智驾、座舱、底盘等核心域的控制逻辑,实现算力资源动态调度与功耗优化,但同时也对芯片能效比、通信协议标准化及安全冗余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技术融合趋势下,企业需在“高度集成带来的成本优势”与“跨域安全风险控制”之间建立新型能力平衡点;

3、全球化竞争下的区域生态重构地缘政治与产业政策正推动供应链向区域性闭环演变。欧美企业依托先发技术积累强化高端芯片和底层软件壁垒,而亚洲企业则借助制造效率与快速迭代能力,在应用层开发和成本敏感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同时,碳足迹追踪法规(如欧盟电池法案)和近岸制造需求,倒逼企业重构研发-生产-回收的全链路区域化布局。这一趋势下,全球竞争已从单一技术对标转向“区域政策适配性”“本地化服务响应速度”“低碳技术储备”等多维度的综合生态竞争。

四、结语

市场份额变迁印证了行业底层逻辑的转变:制造精度与成本控制的正向循环正逐步替代传统规模壁垒,区域化服务能力成为比全球化布局更关键的竞争力。未来,随着电子电气架构向中央计算平台演进,壳体产业将面临“功能集成度”与“轻量化目标”的终极平衡考验。头部企业需在材料科学(如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创新(如异构材料3D打印)和低碳制造三方面构筑三角技术壁垒,方能在下一代竞争中保持先机。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热点

,磐镭PELADN宣布将推出一款全新8G显存版本的RX6500XT显卡,定位于适配1080p中高画质游戏。RX6500XT8GD6ARMOUR据介绍,全新的RX...
热点
赵东兴的指尖与指甲缝透着浅浅的黑色。这是30多年长期下矿井留下的痕迹。如今,他坐在“5G+有轨运输电机车无人驾驶”智能车间中控室里,双手正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台:看...
热点
热点推荐